一、数学教研室工作的总体思想
在校长室、党总支的领导下,以教务处为中心,数学教研室将严格执行江苏省“五严”规定,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探索教育规律,深入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学校提出的“四一一”工程作出我数学教研室应有的贡献。
二、数学教研室主要工作及措施
1、坚持每个单周集中活动一次,每个双周分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研讨新教材、新大纲,新高考考试说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议各数学教研组在本学期要利用活动时间进行学习,认真讨论。
2、立足课堂,落实孙校长提出的“四标、五让、六环节”教学思想,形成有数学特色的课堂模式。本室教师每人至少上好一次公开课,听课后及时在教研室内或教研组内交流反思。每位教师听课后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方面至少完成“三个一”,也即指出本节课的“一个优点、一个缺点、一个建议”。鼓励并协助教师申报县级和市级的公开课、评优课
3.每位教师认真关注高三,关注高考,关注高考试题趋向。积极听取高考数学专家学法指导专题讲座,研讨一题或一份高考模拟试卷,为自已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2011届高考作出贡献,
4、做好常规质量监控,做到周周清,段段清。
(1)作业批改:作业布置适中,有针对性。批改及时,认真,负责,规范,强调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2)复习考试:认真统一,有针对性,讲实效。
(3)课外活动及中转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需求,认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和探究性活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
5、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集体优势。
教研组是提高校本教学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与最基本的组织,实行集体备课制,同一教研组内要体现共同要求和分层次要求。教研组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备课:以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备课,“教案”,“学案”要有学生情况分析,重点是教师对做出的各种教学策略的解释,要有教学前、中、后的反思,落实“教案”,“学案”、 “课件”等输入教师平台,数学教研室将继续实行电子化管理。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学科试题库工作,每学期上传学科各种资料。
6、出版金湖中学数学校本教材。元月份计划并编写、修改,六月初完成,高一教研组负责人:张艳,高二负责人:虞大鸿,高三负责人:陈太红、徐承群
7、做好数学教材辅导资料的编写工作,有“四类教师”负责,各位老师要积极参加,主要负责人:
必修一 卞翠香 必修二 虞大鸿 必修三 张艳 必修四 朱永星 必修五 纪健
8、搞好数学学科奥赛辅导,本学期打好基础,暑假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
高一 指导老师 徐承群 阚 仁元 地点 西阶梯
高二 指导老师 虞大鸿 姚广玉 地点 东阶梯
9、定期开设讲座,搞好小型竞赛,拓宽学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特长
高一 科技类讲座负责人 和小型竞赛负责人 张艳
高二 学科类讲座负责人 和小型竞赛负责人 虞大鸿
10、提高教科研水平,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数学老师
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地撰写论文,并参加省市县组织有关教学大赛
11、加强“帮学结对”工作检查、督查。使每对师徒确实落实好教务处要求,从而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三、具体活动安排
附表(一):
周次
|
内 容
|
负责人
|
1
|
制订教学计划
|
各年级教研组长
|
3
|
听课评课、校本教材编写
|
教研室
|
5
|
听课评课、理论学习
|
各年级教研组长
|
7
|
高效课堂评比、青年教师说课大赛
|
教研室
|
9
|
听课评课、期中“六认真”、期中动员
|
教研室
|
11
|
期中质量分析、理论学习
|
教研室
|
13
|
梁家斌主任做有关高考命题的讲座
|
教研室
|
15
|
听课评课、理论学习
|
教研室
|
17
|
听课评课、为高三献计献策
|
各年级教研组长
|
19
|
教研室工作总结
|
教务处、教研室
|
附表(二)
公开课一览表
周次
|
|
|
|
2
|
陈太红
|
梁家斌
|
陈万斌
|
3
|
张从华
|
虞大鸿
|
张 艳
|
4
|
纪健
|
吉海山
|
季云奎
|
5
|
朱永星
|
陈兵
|
秦利芳
|
6
|
徐承群
|
范献忠
|
刘金
|
7
|
姚荣
|
朱正海
|
陈永才
|
8
|
王世荣
|
陈元浩
|
阚仁元
|
9
|
王峰
|
姚广玉
|
柏军传
|
10
|
冯平
|
李进
|
陆加桂
|
11
|
期中考试
|
12
|
刘 慧
|
倪行权
|
陈才丽
|
13
|
赵 永
|
万祖学
|
戴加艳
|
14
|
张晓山
|
王晓
|
杨锦林
|
15
|
卞翠香
|
尤文君
|
戴家荣
|
16
|
|
17
|
|
|
陆 霞
|
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