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高考说明,明析备考方向
1.2011版《高考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概括为七个字:“三基五能两意识”,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高考重点内容
①两个依据、两个考查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人纲》;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考查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
②突出三基没有变,突出对三基的考查仍处于指导思想的第一位,去掉以前“对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等表述,所以考查时可能更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一个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章节的内容。
③应用意识需增强
④创新意识需培养
所谓新是指:立意新、情境新、思维价值高.
考查要求: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追求课堂效度,廓清课堂本质
1.落实孙校长提出的“四标、五让、六环节”教学思想,形成有数学课特色的课堂模式。
2.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无用功.
“课标”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宪法”;“说明”是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航标”;“考题”是高考数学考查要求的“标尺”.
3.控制好教学要求的难度,正确定位.
二轮复习课的教学要求:讲学生看不到的东西,讲学生未曾想到的东西.
4.处理好4个问题
①课堂容量问题:容量宜大不宜小,增加思维容量;
②讲练比例问题:每课都要精讲精练,分配好时间;
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一切讲练要围绕学生展开;
④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方法一:学生做一套试卷,教师讲一套试卷:方法二:学生做三至五套模拟试卷后教师再讲解:提倡用方法二:不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讲评,而是按照知识块的划分将相近的试题放在一起进行讲评,对重点试题进行重点讲评。讲评顺序为:
试题分析→错误分析→同类比较→问题深化.
三.直面变化格局,寻求提升空间
1.五个严格的核心是减负、增效,同归本真,实质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动员令。
2.对质量的理解: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
3.对评价的理解:在过程兼顾的范围内体现高反馈;
4.对考试的理解:在分层控量的模式下达到高效益。
5.对学生而言,能力要求提高了
能力1:减时不减效,必须具有快速求解能力;
能力2:减量不减质,必须具有慎密审题能力;
能力3:减难不减分,必须具有规范表述能力;
能力4:减深不减能,必须具有灵敏应变能力;
能力5:减内不减外,必须具有自主预习能力.
6.对教师而言,比的是质量,拼的是教学底气.新政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效率、教学执行力、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学会做减法(挤掉“水份”)①挤掉教学目标中实现不了的要求;②挤掉教学内容中的次要部分;⑧挤掉多余的教学环节;④挤掉不恰当的教学手段:⑤挤掉可做可不做的练习:⑥挤掉与本课无关的一切废话.
学会做加法(补充教学能力)
⑴要认真备课:(集体备课);②要借鉴学习;③要勤于思考.
集体备课是关键,是软资源整合。关于集体备课的要点如下:
①内容:考点诠释、命题解析和考向预测.
②要求:对照目标提要求,对照例题提方法,对照训练提补差.
③二次备课:备学生思想上的激励,备学生知识上的补缺,备学生方法上的提高.
四.强化细节管理,夯实能力基础
1.“二个关注、二个注重”
①关注基础、注重创新:二轮复习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梳理、基本解题思路的归纳、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决不能走入再现就可以夯实基础,重复就能提升的认识误区.
②关注重点,注重规范:全面复习是夯实基础的基本要求,但全面复习并不等于对所有知识点的复习平均用力,要有主次之分;二轮复习要关注规范,要求学生平时的练习和作业要有完整的书写步骤,要有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是知识上的漏洞还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必要时做些记录,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便在今后的解题中加以借鉴.
关于规范的培养的要求如下: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规范:二是通过板书、投影等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三是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要严格批改.并能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做到:懂要会,会要对,对要全.
③关注应用、注重能力:复习离不开训练,脱离了训练无法谈“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的培养是第二轮复习中刻不容缓的任务.一是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三是要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命题特点,才能适应能力立意,重基础,出活题,考素质,考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方针.
2.“三个转变、三个突出”
①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给出方法解题目”不可取,必须“给出习题选方法”.二轮复习一般不提倡一题多解,而大力提倡一题多变.要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不但要克服困难求进步,更要创造条件(多变题)求提高. 坚信:量不在多有典型、变形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方法则灵.
②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要紧紧围绕重点方法(通性通法),重要知识点,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及近几年“热点”题型,狠抓过关.
要计划到人,责任到人.心中有思想,眼中有学生.
③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易错的题目应加以统计.不允许学生一个错误犯两次以上,否则学生会一直地犯下去,要引导学生多反思,建立错题档案,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减少练习量,不是指不做或少做,而是在精选上下功大,做到非重点的少讲少做甚至不讲不做.重点的一定要落实。
强化训练:练规范:审题、思维、表述、书写;练速度:运算、敏捷、细致、正确;练题型:常考、图表、应用、新颖;练技术:抢分、心理、应试、弃舍.
五、二轮复习安排表
二、三月份:知识整合
专题一:集合与逻辑、函数导数与不等式
专题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专题三:数列及推理与证明
专题四:立体儿何
专题五:解析儿何
专题六:概率与统计、复数与算法
四月份:思想方法与能力培养:回归课本;热点题型
专题七: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思想
2.函数与方程思想
3.数形结合思想
4.转化与化归思想
专题八:能力冲刺
1.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2.运算求解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
3.推理论证能力
4.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专题九:回归课本
专题十:热点题型
1.应用性问题 2.探索性问题 3.最值问题 4.恒成立问题 5.函数与方程 6.填空题解题技巧
五月份:小题训练、中档题训练、考前热身
二、三轮复习进度表
周次
|
教学内容
|
1
|
专题1: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
|
2
|
专题1及练习 .
|
3
|
专题2:三角函数、向量
|
4
|
专题3:数列、推理与证明
|
5
|
专题4:立体几何与练习
|
6
|
专题5:解析几何及练习
|
7
|
专题6:概率统计、算法初步与复数
|
8
|
专题7:数学思想方法
|
9
|
专题8:能力冲刺
|
10
|
专题9:问归课本
|
11
|
专题9:回归课本
|
12
|
专题10:热点题型
|
13
|
小题训练、中档题训练、考前热身
|
14
|
小题训练、中档题训练、考前热身
|
15
|
小题训练、中档题训练、考前热身
|
16
|
小题训练、中档题训练、考前热身
|
17
|
高考
|